《道德经》-60

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五十九章中老子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啬”。认为只有做到“啬”,才能够有足够的智慧去治理国家和长生久视。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第六十章,看看老子又给我们讲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吧~

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

煎烹小鱼的时候,不去肠、不刮鳞,不能用力搅拌,并且不可用大火烹调。因为如果我们一顿胡乱干预,鱼肉就糜烂了。治理一个大的国家,就应该跟煎烹小鱼一样,不急于求成,也不随意发布繁琐的政令来干预社会生活。而是要让一切慢慢发生,温和而又坚定的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欲速则不达,用力过猛可能会导致与我们预期相反的结果。做完该做的事情之后,要让子弹飞一会儿,自然就能水到渠成。

治理自身也是如此。与其在躁动和胡思乱想中徒劳的浪费精力,不如精神内守,坚持不懈把一件事做好。很多长寿和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那就是沉浸在“心流”的状态中。这种“心流”的状态是指心无旁骛的沉浸在自己热爱的事业或者兴趣爱好中,完全忘记了与之无关的所有的事情,甚至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在这种状态中,人们能够极大的保持心态的平和和精神的内守,从而体会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幸福。

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是鬼不起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伤不了人。

这句话是来解释用道来治理天下,然后天下就会太平,牛马蛇神都不敢出来惹事。其实也可以用来解释我们生活中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如果用“正道”来面对我们所处的复杂的环境,就基本不会遇到一些特别奇葩的不幸遭遇。不是说这些奇葩的遭遇消失了,而是有道之人都选择躲开了这些可能会发生的麻烦事。到底如何“正道”行事,前文也已经解释的非常清楚。我们应当效仿水德,做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如果我们这些都做到了,人们怎么能不对你尊重和信服?那些奇葩的不幸遭遇怎么会不躲着你走?

其实,牛鬼蛇神和霉运不幸都是非正不入。就像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样,我们精神有了漏洞,所以才会心智失守,判断和应对失误,从而遭遇不幸。所以最好的护身符不是求来的,而是修心修来的。心与道齐,一切妖魔鬼怪都会远离你。

说到这里,感觉又跟前面的第五十章的内容遥相呼应,前文提到:“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这里的善摄生的人不正是用道来治国修身的人吗?我相信守住一颗道心,用道的法则来应对世界,我们会更加少的遇到各种狗血,我们的世界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不但鬼的作用伤害不了人,圣人有道也不会伤害人。这样,两不相伤,所以德交归之。

前面说了鬼怪的作用,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性会使人民受到伤害。这种伤害是来自于当权者,当权者不恰当的使用权力,会使人们的手脚和思想戴上沉重的枷锁。如果当权者是一个深谙道的原则的圣人,那么这种可能对人民造成伤害的因素也就消除了。而人民从上到下都不再受到伤害的时候,就会构建出一个非常和谐的社会。


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