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第三十和第三十一章中老子讲了对待战争和冲突的看法。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十二章中老子又讲了哪些人生哲理吧~
“道”永远是无名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侯王如果能够依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它。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给它指令而会自然均匀。
这一章又开始讲“道”。道虽无名无形,但却用处无穷。道很小,小到在我们的指甲缝里,在头发丝里。但它又可以很大,大到宇宙万物都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庄子》里有一篇讲东郭子向庄子问道。东郭子问:“道在哪里呢?”庄子回答道:“无所不在,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壁,在屎溺。”为什么庄子会说道在这些卑下污秽的地方呢?因为从道的角度来看,物无贵贱。只要存在的,即是道的一部分。
道虽然小,但却没有谁能够驱使它。道虽然不能够被驱使,但我们却可以了解、利用道的规律,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尤其是在管理方面,道可谓是世界上最高境界的管理,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道不用指挥天地哪里该下雨,哪里该施肥,自然界的一切都在井井有条的自我管理。我们管理国家也好,公司也也罢,甚至是管理我们自身,都应该像道学习。学习它的无为而治,学习它的大制不割。道只需要制定好一套行之有效、符合自然的规则,就可以让万物自行运转。所以,管理最重要的应当是制定一个符合天道人心的法则。当法则制定好之后,就可以让所有人都井井有条的在忙碌自己该做的事情,然后一切就可以正常运转。当领导的不需要去到处彰显自己的能力和美德,也不需要去撸袖子上阵瞎忙活。放到个人身上来说,我们应当在生活中处处自律,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从而让身体自行按照这个习惯运转。这样呢,就会为无为则无不治,在没有感受到巨大的阻力中,我们就把事情办圆满了。
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道”与天下的关系,就像川谷与江海一样。
道虽无名,但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深刻理解,所以难以具体实施。所以我们就要把道形象具体化,给我们的制度以具体的形名,这些形名具体包括各种等级、规定、指责、章程等等。有了这些东西,人们就能知道哪些是不能做,哪里应当停止。只有知道了什么该做和不该做,人们才能不会有危险。放到个人来说,我们也应自律,当给自己设定一些限制。比如平时给自己制定一些计划(读书计划、健身计划、饮食计划、工作计划等等),还有给自己设置完成任务的截止时间,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完成一些我们想要做的事情,有助于我们提高和成为更好的自己。
道和天下的关系就像川谷和江海的关系。那么川谷和江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水汇聚入川谷并且能够按照川谷的走向来流动。川谷做到这些靠的不是它的号召和驱使,而是靠的把自己放低,从而水自动汇聚而来。有道者也是如此,他们都会把自己的位置放的很低,与众人和光同尘,从来不把自己放到一个很高的位置,更不会对人民颐指气使。放低自己,人心自然汇聚。同样的,承认自己的无知,就会有机会让自己变得更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