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30-2

原文: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章的前半部分老子讲述了他对战争和冲突的看法。用强力争斗永远是解决问题最后的方案。如果不得已要进行反击,也要把握好分寸,达到自己的效果就要适可而止。接下来老子在后半部分继续讲述为什么他有这样的一个观点~

达到目的了却不自我矜大,达到目的了也不去夸耀骄傲,达到目的了也不要自以为是,达到目的却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却不逞强。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我们不主动发起战争,但却不能没有反击的实力。侥幸胜利之后也没有什么可骄傲自大的,因为用兵之道本就不是为了战胜敌人,而是为了保一方平安。用兵一定要到了不得已的时候才去采用,穷兵黩武,只能导致国家的迅速败亡。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又有什么可值得夸耀的呢?相反,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为何会招致如此祸患?沾沾自喜、狂妄自大只能推着事情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得意忘形就又会给未来的失败埋下伏笔。

事物过去强大就会走向衰朽,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就会很快死亡。

前面先讲了老子的结论,那么他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这里就给出了答案。跟前面讲的所有的道理一样,他也是从自然中领悟而来。物壮则老,月盈则亏,任何事物强大到一定程度都会必然走向衰败和灭亡。这说明一味的追求强大和突出不符合我们这个世界的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人必非之。一个人过于把强大和优秀显露出来,就必然会招致灾祸。就像老子在第二十章说的:“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所以我们要学会藏拙,学会和光同尘。


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