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第二十七章中老子讲了五种“善”: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正因为圣人行五善,所以圣人可以让万物各安其所,从而人无弃人、物无弃物。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十八章,看看老子又教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吧~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
“雄”用来比喻尊贵和强大,“雌”用来比喻卑贱和弱小。人们都向往最贵和强大,但老子在这里却告诉我们要知雄守雌,这是为什么呢?
人们在尊贵和强大的时候,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自大。如果人们能够拥有强大的本领、内心和地位的同时,能够爱护尊重弱者,那么必将天下归之,成为一个伟大的领导。
每个人都有强大和柔弱的地方和时候。比如,人在幼年时弱小,壮年时强壮,老年时又变得弱小。又比如,一个人或许身体很强壮,但精神却很柔弱。每个人都不是全才,每个人都不可能一直保持盈满的状态。所以在我们盈满强壮之时,要懂得守弱。在壮年之时,不可欺负弱小。在有权势之时,对低位者保持尊重。这不仅是对他人的慈悲,也是给自己留了后路。
无论强大还是弱小,都要保持本心。只有保持住本心,才能让永恒的德行不远离自己,从而恢复到婴儿般纯真的状态。无论外界给自己回馈的是什么,我们都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人敬仰也好,鄙视也罢,我们只是我们自己。我们既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差。这句话反过来也适用,那些伟大的尊贵的人物,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那些被人唾弃的人物,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大家都只是人这种生物,并没有太大不同,这些外在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人们给强加上去的。
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
“白”用来比喻光鲜亮丽的一种状态,“黑”用来比如一种默默无闻的状态。人们都向往光鲜亮丽、出人头地,而老子在这里却告诉我们知白守黑,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真正有志于创作的企业家、作家、学者都特别害怕出名。因为一出名,他们就要应付来自社会各界的应酬,从而占据他们真正创作的时间。“白”就是这种昭昭的光环,这种放在聚光灯下为众人瞩目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人们很容易就飘起来,就忘了自己的本。所以要切记知白守黑的道理。虽然有光环,我们自己要知道我们只是个普通人,是一个需要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作为天下真正的楷模,给众人树立榜样。这也是老子一直所提倡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做到了知白守黑,永恒的德行才会一直存在,也不会出大的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