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七章的前半部分老子讲了“五善”。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后半章节的内容吧~
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
圣人拥有前面所说的五种善,常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一言一行中教化了百姓。圣人不做怪行,不用权谋,不善巧辩,不用科刑,却能够教化百姓,让他们依道行事。虽然每个人的天赋秉性各异,但世人往往为了寻求他人认同,而去努力做一些不符合他们秉性的事情。圣人可以去除世人的贪嗔痴,去除他们的妄想执着,让每个人都能遵照着自己的本心和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每个人只要能发挥出他们的长处,都不可能是一个废人。
霍金被誉为继爱因斯坦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其著作《时间简史》于1988年出版,成为最畅销书籍,被译成40多种文字,发行量高达2500多万册。这些伟大成就的背后,是他一生都在与渐冻人症所做的抗争。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比霍金健康,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为什么却没能够做出一些成就呢?这就是因为我们把自己放在了不适合的位置上或者做着没有价值的重复劳动。如果一个人从事自己所热爱并且擅长的工作,那么将很快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如果你将这一万小时用来聊天,你将是一个聊天高手;如果你将这一万小时用来做流水线工作,你将是一个出色的流水线工人;如果你将这一万小时用来学习摄影,你将成为摄影大师。所以说,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你就变成了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有自己的梦想,那么请立刻行动起来,并且付诸一万小时的实施吧。
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资粮和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善之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每一类人都有其用处,哪怕是不善之人。不善之人也是善人的资粮和后备军,每一个不善之人如果合理教导都可以变成善人。如果一个人不向比他更优秀的人学习,不以比他更差的人为借鉴,那么这样的人就算非常聪明,也是大大的糊涂。如果能够明白这一点,那么就算是明白道的最精妙之处了。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善于向他人学习。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学习呢?孔子又说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于值得学习的,我们要吸收;对于不值得学习的,我们要自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接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