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26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在上一章中老子讲了什么是天之道,并且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概念。天地所以长久是因为他们遵循了道,人要想长久也应该像道学习。第二十六章老子又开始讲人之道,讲了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具体怎么向道学习。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十六章吧。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

凡是东西轻了就不能承载重的,小了就不能镇住大的。做长辈做领导的,如果不自重就不能被人尊重。所以应该把厚重是为根本,不可轻率浮躁。一动不如一静,不变可以应万变。同样,做长辈做领导的,如果不静就会失去威严。毛毛躁躁的人不能让人感到心中安定、踏实可靠。

主宰一方就要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稳重和安静。在困难和灾难来临之时,要能够不被外界所干扰,需运筹帷幄,居中调度,且不失方寸。

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

老子在这里打了个比方,说君子以前出远门的时候,虽然整天在外,但却不离开装着行李的车辆。虽然沿途有很多美食美景吸引他们,但他们却都能安然处之。古时没有现代社会这么多的饭店旅馆,在外出门都需要自备干粮,晚上还需要住在车上。所以说,辎重是君子在外的根本,离开了辎重,他们将无衣无食,在外无所依靠。

美食胜景都是外在的浮光掠影。就像我们在社会中被附加的一些名望和地位,都是华而不实的。我们应该虚其心,实其腹。找到我们的根本,从而让我们真正幸福快乐。

如果我们是学生,那么学习就是我们的根本。如果我们是会计师,财会技能就是我们的根本。如果我们是商人,公司和生意就是我们的根本。相比于谋生的职业,我们的身体健康又是根本中的根本。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挣再多钱也无福消受。所以我们要真正抓住重点,把心思用到对我们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来。

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奈何一词把对万乘之主轻浮躁动的行为的惋惜伤痛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真是恨铁不成钢,明明这么简单的道理就摆在面前,那些大国的君主却轻率躁动来治理天下,从而导致民不聊生。一个人轻浮就会失去“根”,急躁就会丧失“君”。这个“根”对于管理国家和公司来说,就是臣民和下属的人心。对于管理自身来说,就是精气神。这个“君”对于管理国家和公司来说,就是个人地位和领导力。对于管理自身来说,就是一个人的理智和判断力。


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