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衆甫。吾何以知衆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章讲了得道之人的内心的状态。世人都想表现的聪明能干,惟独得道之人像是无知无察的庸人。世人都喜欢热闹繁华,而唯独得道之人独自淡泊,喜欢观察繁华背后的规律。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十一章,看看老子又教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智慧了吧。
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其中却有实物。
“孔”是大的意思。也有说“孔”通“空”。空德既是大德。无论怎么解释这个字,孔德的意思都是指道德经中所提倡的德。就像前文提到的水一样,无所不包,能受污垢,谦卑处下。这样的人不随世俗所行,唯独从于道。世俗喜欢繁华,他们喜欢安静。世人被名利所累,他们淡泊以明志。世人处处彰显自己的聪明睿智,他们大智若愚、和光同尘。
“道”具体是什么?没有人说得清。老子勉强给它的描述是恍恍忽忽,释迦摩尼勉强给它的描述是如来。这么这个东西既然看不清、摸不到,为什么大家都认为道是真实存在的?因为恍忽之中有具体的象和物。万法之象都是道的投影,世间万物都是由道生成。
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是从“道”认识的。
“道”虽然深远暗昧,其中有精实。这种精实,是可以证实,可以验证的。就像人类是由受精卵孕育而来,这个受精卵就包含了长成一个人所需的一切信息。尤其是里面的DNA,虽然小到人们用肉眼看不到,但却传答的信息毫无差错。宇宙的孕育也是一样,也是由最初的本源携带着“道”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所以世间一切无不包含着道。
从古至今,道是恒常都存在的。正因为它的恒常的存在,就有机会让我们认识我们这个宇宙,认识道的本来面貌。就像我们从孩子身上就可以得到很多父母的信息一样,我们从身处的现实也可以摸索到道的几分真容。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如果我们留心就会发现世界是一环套一环,再小的东西都包含了更大实体的映射。比如一粒沙子放大之后来看就跟我们所处的地球没有两样,一个蚂蚁的社会结构跟我们人类的社会结构也没有区别。地球上有无数的沙子,宇宙中也有无数的星球;蚂蚁的世界有阶级有分工,人类的世界也一样。因为道无所不在,所以观小可以知大,观大又可以知小。这就是为什么佛在几千年前就知道一杯水中有十万八千虫,宇宙中有无数大千世界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