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荒兮其未央哉!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怕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衆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第二十章比较长,我会分为三个部分来讲。第一部分老子劝说世人放弃世俗之学,抛弃内心的各种固有观念,重新回到无知无欲的状态。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第二十章的第二部分,看看老子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吧。
辽远荒废啊,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
“荒兮”,是形容像荒原大漠一样,有辽远荒废之意。“未央”是没有尽头的意思。
人生就像一盘你争我夺,你来我往的一盘大棋。这种争斗永无止境,一代人的故事,在下一代人身上又会重演。仿佛一台大戏,永远都在重复上演。众人贪图外部世界的光鲜亮丽,探求虚华美景、灯红酒绿,在追求声色中打发日子。
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没有情欲的行兆;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
而圣人淡泊以明志,随处红尘,但却能泰然处之。圣人就如同小孩还不会表达自己的时候一样,内心纯净,无我无他,一尘不染。
君子不器,圣人不自归于任何某一种特定环境。圣人的品德仿佛水一样,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世俗之人都尽可能的为自己争夺财货名声,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他们有余财用来奢侈,有余智用来狡诈。而圣人相反,好像总是显得有些不足,显得很“愚笨”,没有余财没有余智,他们看破一切,看淡一切。
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
俗人但凡有一点成就就会满世界炫耀,生怕有人不知道。俗人待人很苛刻,明察秋毫,显得自己很聪明。而得道之人确是“昏昏”、“闷闷”,仿佛很普通很糊涂。他们不以世人认为的成就为成就,不以割伤他人的明察秋毫来显示自己聪明。得道之人不在意外界的声音,他们在意的只是自己的内心。“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难得糊涂是一种宽容,一种胸襟,一种非常高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