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
第十四章中老子描述了道无形无状、无色无相。虽不可见,却又无处不在,功用无穷。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老子在第十五章又讲述了什么人生哲理吧。
古时候的得道之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好像大象冬天踩着薄冰过河;他警觉戒备,好像大狗防备着四邻。
上一章讲了道是什么样,这里进一步讲得道之人是什么样的。因为得道之人就跟道一样微妙玄通,难以描述,所以老子勉强用了一些句子来描述这种人。首先,这样的人特别谨慎。“豫”和“犹”都是古时候的野兽,性情都非常机警谨慎。“豫”在《说文》中的解释是“象之大者”。很多人认为是一种类似于大象的动物,至少这种动物体积应该比较大。可以想像一下像大象一样的体积庞大的动物冬天踏冰过河时候的状态,肯定是非常小心,一步都不敢踩空。“犹”有说是五尺大犬(释文),有说是猿类(史记、水经注)。但无论到底是哪种说法,描述中都说这种动物都非常机警。养过狗的都知道,狗是一种非常机警的动物。周围的邻居稍微有点动静,它就会竖起耳朵,躁动不安。老子通过对当时大家都知道的两种动物的描述,得道之人谨慎小心的形态就描绘的非常生动形象了。
孔子也说过“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谨言慎行是每一个君子应该有的作风。曾子一日三醒,每天都要多次问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如果发现做得不妥就立即改正。巴菲特对待每一分钱的投资也都是相当谨慎。他有一个降落伞理论:如果有一个投资机会,盈利的概率达不到从飞机跳下时降落伞打开的概率,他就不会投资。几乎每一个伟大的人都在劝诫我们不要对自身放松警惕,往往差之毫厘,就会失之千里。
他恭敬郑重,好像在赴宴做客一样;他润物无声,好像冰块缓缓消融。
这里的“容”应该是当时抄写的时候给抄错了,原字应当是“客”。“涣”是解散、消逝的意思。
这里又描述了得道之人的两个状态:恭敬郑重、润物无声。大家去别人家做客都是打扮的很正式,表现的很恭敬和郑重。得道之人就时刻保持这种状态,对谁都不随便,恭敬郑重,对人对事都认真对待,不轻易越线。《庄子》里说过人们应该这么处理人际关系:“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就跟这里的意思很接近了。君子之交不用表现的很随便不见外而显得很亲近,而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就算十年、二十年不联系,见面了也是知己,可以交心。而小人之交呢?往往通过互相交换秘密、互相给对方好处或者表现的不见外来显示他们关系的亲密。君子之交是淡而亲,小人之交是甘以绝。不越线,是可以让友情常保青春的秘诀。
冰块消融的时候是无声而缓慢的,一不留神可能就发现冰块融化成了水。这是在形容得道之人对于矛盾、冲突、负面情绪或者不好的习惯的调整修正的时候是润物细无声的。在不动声色中一个大矛盾大问题可能就化解了,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味道。如果别人犯了什么错误,也可以做到在不知不觉中让人意识到并且改正,而不是疾风暴雨似的批评而让人难堪。老子在后面也会提到“大智不割”的智慧,意思是真正的有大智慧的人,永远不轻易割伤他人,不让人觉得不舒服。君子圆润而不圆滑,做事方正但不鲁莽。润物无声是解决问题的最快也是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