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修身》-05

原文: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前文讲到了怎么调理性情,修养身心。这一小节继续论述君子在生活中具体应该怎么做。

志向美好就能傲视富贵,看重道义就能鄙薄王公贵族;内心省察自己,就觉得外来的财物轻微了。古书上说:“君子支配外界事物,小人则被外物所支配。”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君子永远不追求外物,被外物所累,而是学会利用外物达到自己的目标。小人则相反,小人永远在追逐这些浮光掠影,在追逐中丧失了自我,沦为了外物的奴隶。世界上很多人这一生过的浑浑噩噩,被社会中的名利权情推着走,一生追逐名和利,追逐浮光掠影,光鲜浮华的外在这样的一种形象。而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想要什么从来不去仔细思考。这样的人就成为了名和利的奴隶,是非常可悲的。想要不成为名利的奴隶,过得自由洒脱,就要努力修身,因为只有修身到了一定程度,才有可能看破这些的虚妄,才会有可能傲视富贵,鄙薄权力。

身体劳累,但内心感到安适的事,就去做它;利益少但意义重大的事,就去做它;侍奉暴君违背礼仪而显达,不如侍奉穷困的君主而按照礼仪治理国家。所以好的农民不因为遭到水灾、旱灾就不再耕种,好的商人不因为亏本就不再做买卖,有志向和学问的人不因为贫穷而怠慢道义。

落实到具体行动来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君子要把目光放长远,不计较一时的得失。有意义的、重要的事情,就算暂时得不到回报也要坚持去做。简单来说,要多看看路,而少看看墙。要坚定自己的目标,不被暂时的困难和诱惑所击倒。做一件事情,总会遇到自己想不到的困难,如果就此放弃,那么也就不会等收获的那一天了。每一次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和诱惑都是一次磨练,都是对身心的一次修行,要学会拥抱挫折,从挫折中成长。


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