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修身》-03

原文: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智,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难进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乱曰秏


用好的言行引导别人叫做教导,用好的言行去附和别人叫做顺应,用不善的言行引导别人叫做谄媚,用不善的言行去附和别人叫做阿谀。

发心不同结果也不同,人在社会中要善于鉴别善与不善。被好的言行引导,人们可以诸事顺利,生活幸福。被不好的言行引导,人们会误入歧途,带来灾祸。

以是当是,以非当非,就叫做明智,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就叫做愚蠢。用言论中伤善良,就叫做谗言,用言论陷害良士,就叫做虐害。以是为是,以非为非,就是正直。

是是非非,要用头脑去思考。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想要明辨是非,首先要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可以博学。博学之后,还要反复审问,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学会辩证全面的思考。再然后,才能形成清晰的判断力。最后,用学习来的知识来指导实践。

窃取财物,就叫做偷窃,隐瞒自己的行为,就叫做欺骗,信口开河,就叫做虚妄,对取舍犹豫不决,就叫做无常,为了保住利益而背信弃义,就叫做大贼。听到的事情多叫做广博,听到的事情少叫做浅薄,见多识广叫做娴雅,见识少叫做孤陋寡闻。难于进取叫做废弛,学过的经常遗忘叫做遗漏。事情少但井井有条叫做治理、管理,事情多但繁多而杂乱无章叫做昏乱不明。

这里列举了生活中常见很多种行为。修身之人切记远离偷窃、欺骗、虚妄、无常、大贼、浅薄、孤陋寡闻等等的人性的缺点。做人信义两字尤为重要。信义之后才是多闻和进取。孔子也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也在劝我们要与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另外,做事情的时候要少而理,少不是真的事情少,而是善于在繁杂的事务中,找到最重要的那个点,对于繁杂无益的活动不要浪费自己的精力。老子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这里面的俭就是少,不要浪费自己的精力在无意义的事情上,人生很短暂,要抓住重点,删繁就简,完成自己的人生意义。


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