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原文: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 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再说,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但是还被别人轻视作贱,是由于这个人前世做下了罪业,应该现世遭受恶报。因为现世被人轻视作贱,前世的罪业就抵消了,就可以修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智慧。”

前文提到受持读诵《金刚经》的福德非常巨大,但有些人就会产生疑问。自己或者自己所见到的某些人就每天积善行德,受持读诵《金刚经》,但是在社会中却被人轻视作贱,生活的很不如意。而有些人为非作歹,但却要什么有什么,日子过的很惬意。这里佛陀给出了解释,说那些受持读诵《金刚经》,但是在社会中却被人轻视作贱的人,是因为上辈子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有了罪业,现世就要遭受报应。这里就涉及到了佛教的一个基本的生死观。佛教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轮回过程,人的死亡只是肉体的死亡,灵魂会在轮回中投胎,重新开始新的一世。行了善或者做了恶,有时候现世并不会受到报应,但这个人的业障会在来世继续影响这个人。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电影《大只佬》,里面对轮回因果有一个不错的解读。

要摆脱轮回,就要真正醒来,看清一切事物的真相。要能看到世间一切如梦幻泡影,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幻像。就像人做梦的时候,在梦中人很难察觉到自己在做梦。但醒来之后,就会知道梦是假的。人的一生更像是一场大梦,每个人都沉浸在其中,不愿醒来。争名夺利,机关算尽,到头来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人把这个过程视为红尘炼心,在历练中找到真我,看清真相。然而有的人,却永远迷失了自己,不能自拔。是否能醒来,首先看你是不是愿意醒来。如果有这个发心和意愿,醒来又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须菩提,我回忆过去也曾受过无数的劫,在燃灯佛祖之前,我遇到过无数的佛,我全都恭敬的奉养伺候,没有落下一个,如果有人在后世能够受持读诵此经,其所得功德,比较我供养诸佛所得的功德,虽百分、千万亿分之一都不及此人。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在后世能够受持读诵此经,所得的功德,如果我详细说来有多大,或许有人听了会心意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应当知道此《金刚经》的义理是不可思议的,受持读诵的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

佛陀再次强调受持读诵《金刚经》的福德之大。这次是用自己来供养诸佛的例子来比喻,相当于是又划了一次重点。

佛教有三世佛的说法,燃灯佛是过去佛,释迦牟尼佛是现在佛,弥勒佛是未来佛。传说,燃灯佛是为释迦牟尼佛授记的佛陀。燃灯佛授记,对于释尊的历劫修行,是一关键性大事。因为燃灯佛授记时,‘释迦菩萨得无生法忍(无有生灭,诸法受忍)’。《心地观经》曰:“昔为摩纳仙人时,布发供养燃灯佛,以是精进因缘故,八劫超于生死海。” 。

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