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一品讲的是须菩提为大众请佛说法。虽然佛的一言一行中无不透漏着佛法,但凡夫俗子不能领悟,为使大众开悟,须菩提就在此为众生请佛说法。“善现”是须菩提的多种中文翻译中的一种,又有别称“空生”、“善吉”。因为梵语“须菩提”有这三种意思,本着多意不译的原则,大多数情况是直接称为须菩提。
这时名叫须菩提的长老,从众比丘中离座站起来,右肩袒露,右膝着地,合上手掌十分恭敬地对佛说:“举世稀有的世尊啊,您善于护持惦念各位菩萨,善于叮咛嘱咐诸菩萨。“
须菩提先是赞美了世尊。世尊这样的尊者真是世间少有,在寻常生活中,穿衣乞食无不在说法,无不在行法。如来是佛的十种德号之一。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善于护持惦念诸菩萨,善于叮咛嘱咐诸菩萨。对于众生、弟子,佛是博爱的无私的。佛唯欲于众生共成佛道。
接下来须菩提开始请佛说法。“世尊,对于世上的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他们的心应该在哪里安住?他们应该怎么样降服他们的心?”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正等即平等,对于世间万物真正的平等。对于人来说是:男女平等、老幼平等、肤色平等、人我平等。更大的角度来说是人与众生平等,无论人、有生命的动物、甚至无生命的物体一切皆平等。《道德经》里也曾提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皆是此理。正觉即是真正的觉悟,是看破一切虚妄,参透一切世间法。佛度有缘人,佛讲法是讲给已经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听的。对于一心求道,但悟性不高的人,给予语言上的更加直接的启示。相对于方法来说,发心更重要。可谓是求仁才能得仁。再高明的导师也唤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只有发了心,才会孜孜不倦探求到彼岸的方法。
佛回答道:“好啊好啊,问得好!须菩提,就像你所说的,佛要求各位菩萨好好守护自己的心念,常常警示自己。现在你认真听着,我来告诉你。”
佛听完之后,连赞了两声“善哉”。是对须菩提能够在他日常的举动中体会到佛法感到欣喜,也是对须菩提对于挂念大众的赞美。然后世尊又对须菩提说,你说的对啊,如来善于护持惦念诸菩萨,善于叮咛嘱咐诸菩萨。世尊不但在讲佛法中护念众生,也在出入行走、一举一动中护念众生。说到此处,世尊开始讲法。
“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应当这样安住其心,这样降伏其心。”佛法不可说,只可参。这里说了法但又等于没有说法。这里“如是” 有三种解释:“本来如此”、“真是如此”和“应该如此”。真实行事、本心行事、不妄求、去除后天带来的习气即可安住其心、降伏其心。
须菩提说:“是这个样子的,世尊,我很愿意听您再讲下去。”
须菩提听到这里,明白了世尊的意思。回应道:“是这个样子的”。但须菩提是为大众请法,希望世尊可以给大众细细道来,也希望自己可以再听的更透彻。接着回应一句“愿乐欲闻”。